永宁元年(公元 301 年)初夏,洛阳铜驼街上人山人海,都在争看一辆囚车。
囚车里绑的,竟是半年前刚把皇帝拉下马、自己坐上龙椅的赵王——司马伦。
此刻,他蓬头垢面、口吐白沫,被押往金墉城。
就在他登基那天,曾把祖传的玉玺擦得锃亮,对群臣大笑:“今日之后,天下姓司马矣!”
结果,短短一百零三天,天下就姓了别人。
临死前,他嘟囔了一句:“早知道,就该听张华的话,藏锋、分利、转身,可惜晚了……”
这句话,被史官偷偷记下,后来司马光写《资治通鉴》时,特地加了一行批注:
“强大而弗藏其锋者,必折;成功而弗分其利者,必疑;登顶而弗转身者,必坠。”
今天,我们就借《资治通鉴》里的故事,把这句“保命口诀”拆开聊透,让你读完就能用。
01
强大时请藏锋
长平之战后,白起放话:“邯郸旦夕可下!”
范雎把这话递给秦昭襄王,补刀一句:“白起若再立功,国将不国。”
结果,一代战神被赐死杜邮。
锋芒=靶子。功劳越大,越要留一条缝给老板刷存在感。
现代用法:项目总结时,先把“领导指挥有方”写三行,再提自己。
同样是秦将,王翦出征楚国前,连写五封奏疏讨田宅。
秦王大笑:“王老将军小气!”
王翦回营悄悄对儿子说:“大王多疑,见我无所求,必疑我求的是江山。”
最后王翦灭楚而归,交出兵权,寿终正寝。
藏锋=示弱+示欲。把野心换成“俗气”需求,让老板放心。
现代用法:年终奖别只晒豪车,晒“房贷终于还清”,危险值瞬间归零。
02
成功时请分利
垓下合围前,刘邦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当众分封给韩信、彭越、英布,并现场盖章:“得天下后,决不食言!”
结果,三军像打了鸡血,十面埋伏逼死项羽。
分利=众筹信心。让别人押注你的成功,你就多了一群股东。
现代用法:创业融资别只谈梦想,留10% 期权池给核心员工,比灌鸡汤管用。
七国之乱后,窦婴封魏其侯,却死攥赏赐不撒手。
门客纷纷跳槽,政敌一句“窦婴欲为田蚡第二”就送他进了大狱。
独享=树敌。蛋糕不分,别人就惦记你的人头。
现代用法:拿到大项目,别一个人拍照发圈,拉上全组一起出镜,下次还找你。
03
登顶时请转身
越王勾践复国后,范蠡挂印乘舟,临走给文种留信: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文种不信,结果被逼自杀;范蠡改名“陶朱公”,三散家财,活到 88 岁。
转身=断尾求生。功成不退,必成祭品。
现代用法:职位升到天花板,主动申请轮岗海外/内部创业,既腾位置又拓赛道。
刘邦称帝后,张良闭门学辟谷,借口“体弱多病”,把舞台让给陈平、周勃。
十年后,吕后专权,杀遍功臣,唯独张良因“早退”躲过一劫。
转身=提前离场。掌声最响时谢幕,观众才永远记得你。
现代用法:行业峰会邀请你压轴演讲,讲完别参加酒局,留一句“赶飞机”,话题度翻倍。
04
结语
《资治通鉴》翻到最后,你会发现:
白起、韩信死于“不藏锋”;
窦婴、彭越死于“不分利”;
文种、周亚夫死于“不转身”。
而王翦、范蠡、张良,用同样三招,活成了人生赢家。
历史不会重复,但人性会。
记住这十五个字—— 强大时藏锋,成功时分利,登顶时转身。
把它打印出来,贴在你的电脑边框。
下次升职加薪、项目爆红、粉丝破万时,先默念三遍,再发朋友圈。
愿你强大,更愿你平安;愿你登顶,更愿你全身而退。
(全文完)